2021國際電商四大發展趨勢:電商、多通路、品牌個性化…疫情下的發展對策

瀏覽數量: 102     作者: 跨境電商 編輯群     發佈時間: 2021-01-14      來源: 跨境電商 編輯群

2021國際電商四大發展趨勢:電商、多通路、品牌個性化…疫情下的發展對策

2021年初疫情依然持續延燒,電商平台與品牌經營面臨巨大的考驗。文筆利用自身經驗,在今天為大家整理出了幾個2021電商平台的重點發展趨勢,從品牌經營的方向到平台策略的變化一一解說,希望你能在看完這篇文章後,能對今年度的趨勢有更多了解。

2021國際電商發展趨勢有哪些?

品牌多渠道發展

因應2020年COVID-19的影響,更多品牌開始意識到多元化發展(Omnichannel)的重要性,僅僅依靠實體店面的餐飲及零售業尤其大幅受到衝擊:許多基層員工面臨失業風險,原本就有網路商店的品牌也面臨物流與庫存延遲的危機,無法及時應對訂單而失去業績。

電子商務行之有年,許多商家從原本專注於實體店發展緩慢轉移嘗試網路商店,卻因2020年新冠肺炎的風暴強力加速電商產業發展,許多實體店面轉型不及而直面倒閉風險,全美有高達25,000間企業大幅裁員。

愈來愈多的企業開始思考多渠道的發展策略,使其分散風險、提高品牌曝光度並增加業務多元化。針對實體店面,商家們將重心更放在形式重塑,提供電子支付、門口取貨與線上預約等非接觸性服務,防疫同時並行新發展,維持品牌生意的同時依然保持實體店的曝光。電子商務方面,國際市場上的多渠道發展趨勢也顯而易見:沃爾瑪(Walmart)與Shopify宣布合作企劃、四成amazon品牌賣家同時計畫上架Walmart…使用實體與網路並行的商業模式相結合,發展多種渠道並擴大品牌影響力,分散渠道壟斷風險。

文筆網路有感於世界趨勢,近幾年來同步發展OMO全通路行銷服務,結合線上曝光與線下招商,協助廠商從素材產出、廣告投放、多渠道推廣至線下商展的發送,發展B2B電商平台、Facebook、Instagram、部落格等多渠道,助力台灣廠商發展,加速數位轉型。

更多人開始嘗試網購,尤其以民生消費品(CPG)與雜貨方面提升最多

COVID-19的影響加速了數位轉型的歷程,在2020年底,國際電商銷售量已經大幅超出原本預期的成長幅度,其中以Walmart以及Amazon的表現最為亮眼:兩家公司不斷推出新的線上服務,結合AR以及VR技術,運用科技給予消費者更接近原本實體店鋪才有的服務,提升消費體驗。

Walmart在2020年一月推出的Alphabot技術使用自動購物車提貨與出貨,大幅提升零售商店的配送效率,更將雜貨(Walmart Grocery)與旗艦商店(Walmart Marketplace)合併成同一平台,簡化網購體驗。亞馬遜也在2020年間大幅拓展生鮮版圖,預估至2023年時,單就食品雜貨便能創造超過700億美元的銷售額。鑒於電子商務的便利性與疫情影響,2021年民生消費與生鮮雜貨網路店勢必會繼續增長並成為更常態的購物選擇,以滿足現代客戶的消費型態。

電商廣告持續成長,各平台增強演算法與產品消費體驗。

超過70%的美國品牌有購買Walmart的廣告。疫情除了加速電商發展外,也讓許多企業投入比以往更多的資源進入電商平台,提升電商通路銷售額占比。搜尋平台與電商平台利用消費者在網站上的行動數據,進行演算法的優化,加強廣告投放精準度,預測在2021年時,此類相關技術依舊會是大型網站公司的重點發展方向,包含個性化、定位優化、移動端體驗強化等…加強原生廣告數據運用。

更多品牌投入政治與環境議題,並參與跨品牌活動已提升形象知名度。

在過去的一年內,各式政治與社會案件層出不窮,群眾聚集的力量讓更多品牌開始思考自家的品牌個性,探討品牌的社會責任與影響力。2021年,更多消費者期待品牌在社會議題上能有所作為,運用大型企業的力量,實質的發揮影響力。

亞馬遜於2020年啟動氣候承諾(Climate Pledge Friendly)計畫,旨在幫助消費者篩選出更環境友善或是可持續性高的商品,如果品牌符合要求規範,便可以在產品頁面中加入綠色的專屬環保標籤;亞馬遜甚至還創建了一個單獨的產品店鋪,獨立展示這些環保商品。

社會議題如平權、環保等以往一直是許多企業不願碰觸的地雷,一處理不好可能就會面臨嚴重的公關危機;但近幾年間的趨勢清晰可見,適時的運用品牌管道發聲,讓價值觀相近的消費者產生共鳴,其所能吸引到的會是一群認同感強烈、品牌年著度更高的客戶。透過跨界發聲、品牌合作、活動推廣等行動,品牌是可以在商業之外對世界造成更積極影響的。



這篇文章以簡單的方式快速帶大家瀏覽2021年的幾個電商發展,希望在看完文章後,你也能對2021的規畫更有方向。疫情阻斷傳統實體通路,分散渠道除了能降低風險之外,更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龐大商機;文筆深耕電商領域多年,在內銷與外銷領域於近幾年間投入更多資源,壯大服務範圍,提供廠商更便捷的服務。